4个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和基因流(Nm)分别为0.138和3.102,AMOVA分析显示草果居群内变异(91.74%)大于居群间变异(8.26%)。4个居群间平均遗传一致度0.9656,金平居群和绿春居群的遗传一致度最高,金平居群和元阳居群的遗传距离最大。本研究可为草果资源的鉴定、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披碱草属(Elymus L.)是禾本科(PoaceaAZD6244DMSO溶解度e)小麦族(Triticeae)中的一个多年生属,该属在青藏高原地区有广泛分布,多数物种是草原和草甸的组成成分,许多种类为品质优良的牧草。垂穗披碱草(E. nutans)和达乌力披碱草(E. dahuricus)同为禾本科小麦族披碱草属异源六倍体物种,染色体组组成皆为StYH。为探究垂穗披碱草遗传多样性形成的内在机制,本研究利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VX 689对采自青藏高原地区同域分布的垂穗披碱草和达乌力披碱草两个居群共58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8对引物在垂穗披碱草和达乌力披碱草扩增条带分别为163条和124条,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B)分别为89.71%和76.07%,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分别介于0.583~0.929和0.524~0.830之间。垂穗披碱草遗传多样性(He=0.或者69,I=1.34,P_(p)=100%)高于达乌力披碱草(He=0.53,I=0.80,P_(p)=93.75%),同域分布的垂穗披碱草和达乌力披碱草居群,垂穗披碱草呈现出更高的遗传多样性。AMOVA分子变异显示两个物种居群内遗传变异分别80.92%和63.62%,而居群间遗传分化水平较低。遗传结构分析揭示两个物种间有基因流存在。综合分析结果认为该地区种间杂交基因渗透引起的种内遗传分化在这两个物种多样性形成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