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品检测试验结果表明两种PCR方法可用于口岸植物检疫中快速、准确地检测猕猴桃果腐病菌。
扶桑绵粉蚧是一种重要的

样品检测试验结果表明两种PCR方法可用于口岸植物检疫中快速、准确地检测猕猴桃果腐病菌。
扶桑绵粉蚧是一种重要的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分布广、寄主植物多,虫体小,并与其近似种混合交叉发生危害,野外识别鉴定困难,形态鉴定繁琐,鉴定周期长。本文通过测定扶桑绵粉蚧及其近似种的COI基因序列,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DNA条形码能够快速、准确鉴定出扶桑绵粉蚧及其VX-765 MW近似种,该方法为口岸货物快速通关和农林业害虫的监测、预警和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棉花是重要的纤维作物,天然彩色棉具有环保、健康等优点。为保障新疆彩色棉品种权益,快速准确鉴定品种,加快品种选育进程,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为27份新彩棉品种构建DNA指纹图谱和专属二维码,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筛选出的52对多态性高、带型清晰稳www.selleck.cn/products/selonsertib-gs-4997.html定的分子标记,在27份彩色棉品种共扩增出155个多态性带型,每对引物检测到的多态性带型个数变幅为2~7,平均为2.98;52对引物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值为0.137 1~0.776 4,平均值为0.454 3。27份新彩棉品种中,12个品种具有特征SSR(SimpleSN-38浓度 sequence repeat,简单重复序列)引物,7对SSR引物组合可将其他15个品种区分开;用9对引物组合即可将27个新彩棉品种完全区分开。利用NTSYS 2.1软件聚类分析显示,27个新彩棉品种遗传相似系数为0.573 3~0.955 9,平均值为0.764 6,表明现有新彩棉品种遗传基础较丰富,绿色棉遗传多样性较棕色棉更高;聚类分析显示27个新彩棉品种可分为3类,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与原品种选育系谱较为吻合。

Comments are closed.